【教育信息化文件】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教育现代化2035》的通知-k8凯发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工委、管委,市直、驻芜各单位:
现将《芜湖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芜湖市委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1日
芜湖教育现代化2035
目 录
一、战略背景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发展国内先进、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优质教育
(三)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五)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八)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九)打造长三角地区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实施路径
(一)落实优先发展,加强政策供给
(二)坚持目标引领,注重分区施策
(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步实施
(四)坚持精准施策,注重协调推进
(五)加强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三)完善落实机制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打造教育名城、建设宜学芜湖,服务支撑现代化创新之城、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依据《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特制定本文件。
一、战略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教育现代化迈出了新步伐。优化资源配置,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格局基本构建。高质量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06%,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76.49%。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市成立教育集团35个,优质学校办分校86个。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获批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性优秀试点单位,全市95%的中小学校应用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深化市级统筹,职业教育内涵大幅度提升。组建芜湖职业教育联盟,统筹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设置。强化师资培养,教师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建立“三名工作室”〔名校(园)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带动800余名优秀校(园)长、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厚植尊师重教文化,开展“寻找江城最美教师,共筑芜湖教育脊梁”等各类师德师风评比和推荐工作。在全省首创公益“阳光云课”。素质教育取得新突破。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戏曲进校园”在市区中小学实现全覆盖。学科竞赛硕果累累,连续三年蝉联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学校安全工作实现五个全覆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满足全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我市建设成为教育名城、宜学之城。
面向2035,芜湖将加快向现代化创新之城迈进。站在区域视角,以全球视野,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航空、现代农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发挥g60科创走廊、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区域合作和人才共享的叠加优势,积极利用区域创新资源,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芜湖必须着眼未来,充分利用创新优势,推动教育变革,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面向2035,芜湖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各项举措,着力构建高层次、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外向度和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数字芜湖,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安徽数谷”,打造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数字经济,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发展新动能。
面向2035,芜湖要当好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长三角地区将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联动发展的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机制,形成具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区域教育体系。芜湖立足“长江经济带大城市、皖南片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坚持拥江发展、联动发展,谋求最优方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芜湖既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先行先试、率先发展、资源共享的区域优势,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者,更要做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者。
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盼。主要表现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强化应试教育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还有待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学生视力、体质健康水平、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劳动教育需要切实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偏低。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局面尚未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还未充分激发,贡献度有待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农村教师队伍仍然比较薄弱,音体美和英语教师短缺,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激励导向作用不够。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不够浓厚,对师道尊严维护不够。教育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实不到位。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面对新挑战,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谋划教育新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名城作出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推动我市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以教育现代化支撑现代化创新之城建设。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按照中央明确的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省情和市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名城、打造宜学城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全省领先,超过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满足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长三角地区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达到国际水准,迈入教育名城行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2.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保教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建立健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全面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市域内基本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及完成水平和学生学业质量进入全国前列。
全面普及多样化特色化的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建成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成若干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特色专业,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让劳动者在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都有机会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作出贡献。
支持在芜高校内涵式发展,服务创新之城建设。支持在芜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知名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在芜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提供适合、优质的特殊教育。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助学政策体系,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自身发展优质的教育。
实现全面开放的教育。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体系,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和人才高地。
整体实现智慧教育。以信息化推动并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进智慧学校和智慧校园建设,形成覆盖全市、沟通全省、联通全国的智能服务体系。
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政府依法行政、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有效保障,学校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建成畅通有序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渠道与网络,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
单位:%
序号 |
指 标 |
2017年 |
2020年 |
2035年 |
1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3.06 |
95 |
>95 |
2 |
义务教育均衡县(市、区)比例 |
100 (基本均衡) |
100 (基本均衡) |
100 (优质均衡) |
3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7.19 |
98 |
>98 |
4 |
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 |
71.3 |
75 |
>95 |
5 |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 及以上学历比例 |
69.9 |
75 |
>95 |
6 |
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阶段 及以上教育比例 |
89.1 |
90 |
>95 |
7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1年 |
10.4 |
12 |
8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3.8 |
95 |
97 |
9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47.7 |
50 |
>65 |
三、战略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在全市教育战线落地生根。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
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建立健全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办好教育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班、市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形成多层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体系。坚持系统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精髓,抓住根本,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学用结合,将学习贯彻工作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结合起来,与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学校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2.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重点,全面落实用好国家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推动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和主题团课党课。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教学形式,通过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规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育人功能,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发展国内先进、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优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使广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强品德修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增长知识见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激励学生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促进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葆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2.贯彻执行国家及省级教育质量标准
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多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落实覆盖全部学段、体现先进水平、适应不同层次、适合不同类型、符合芜湖实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落实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落实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儿童发展要求和幼儿园实施要求。落实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落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探索开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体现跨学科和主题学习要求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完善产教结合、科教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机制,根据科技发展、产业进步与职业需求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开发课程,加强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构建更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落实国家相关教学改革,保障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实施,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落实和保障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推进以融合教育为主的特殊教育培养方式,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
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注重家风建设,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积极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校外教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协同育人格局。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促进全社会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5. 落实国家、省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
落实国家及省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标准与规范,并根据我市实际,完善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形成相互协调、紧密衔接、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规范。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中心安徽分中心的监测与评估,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健全市域教育质量绿色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监测。建设并完善质量信息收集、发布、反馈机制,强化监测评价结果应用,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三)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根据实际,强化分类指导,重点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与发展问题。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精准施策,补齐短板。
1. 加快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
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强化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镇政府作用。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新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培养和补充机制,按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保障并逐步提高地位待遇,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努力让所有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发展公办园,依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满足城镇幼儿入园需求。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并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着力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确保弱势群体儿童享受公平有质量学前教育服务。
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加强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管理,推动优质幼儿教育集团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健全保教质量评估指导体系和教研指导网络,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科学保教,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
2.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构建更加严密的控辍保学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监控信息网络,形成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全程精准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就学状态,全面实行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因交通、经济、身体等原因而辍学的针对性控辍保学措施。精准确定教育帮扶对象,全面落实教育帮扶和资助政策,健全因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辍学学生的帮扶责任机制。履行政府控辍保学法定职责。
推动高水平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根据人口数量及流动、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办好乡村小学和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就近享有优质教育,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而失学。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完善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制度,加快新兴人口集聚区学校建设,多措并举全面消除大校额、大班额现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巩固优质均衡发展成果,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 全面普及优质多样高中阶段教育
发展多样化、高质量、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积极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方案,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支持和规范优质民办普通高中发展。鼓励有条件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中教育国际化水平。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办好中等职业学校,推动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有效匹配现代化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就业和升学通道,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中职与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有机衔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与吸引力。
完善高中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寻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融通合作机制,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学生辍学监测机制,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完善支持服务体系,有效降低辍学率和流失率。
4. 加快实现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加强职业教育市级统筹和管理,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以市中心城区和芜湖县两大中职学校集群为主干,无为县、南陵县、繁昌县三个县职教中心为延伸,优质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涵盖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职教育发展新格局。
发挥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实验,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好省级示范特色学校和示范专业、示范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育应用型技能人才。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不断拓宽中职学生成才之路,加强中职和高职贯通培养,通过“3 2”、“3 4”、对口升学等,畅通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的路径。
推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在芜转设,办成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鼓励高职院校与驻芜高校合作培养“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合作,打造芜湖职业教育品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更好地服务芜湖的产业升级与转型。鼓励大型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举办或参与举办特色学院(系)。推动芜湖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办好特殊教育,对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1. 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建设规划。落实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教育部门主管,财政、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新建改建农村公办园,并对现有政府所属公办园逐步维修改造,适当扩大规模,全市维修改造现有公办园,开展“看护点”分类整治专项行动,提升民办园质量。
2. 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
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对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家基本办学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办学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分类完善寄宿制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的办学标准。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定期更新机制。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督导检查机制,保障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学校布局、师资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城乡孩子都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完善基础教育教师城乡统一调配机制。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机制普遍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发挥编制周转池制度作用,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政策并向乡村初中倾斜。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普遍开放服务,让所有学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 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适应我市未来城镇化进程,在科学预测人口变动及迁移趋势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化进程同步规划、同步布局建设学校、幼儿园,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继续完善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增市民和来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
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健全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管理机制。优先实现留守儿童的安全需求,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条件,不断完善家校联动、心理辅导、社区关怀和志愿服务机制,做到对每个留守儿童精准关爱和服务,确保其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4. 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追踪认定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定期核查、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资助精准度,做到精准帮扶、人性化帮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提高资助水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健全民间参与助学激励政策。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5. 构建更加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
保障特殊教育优质公益发展。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优先让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对中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通过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教育,努力使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教育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适合残疾幼儿康复和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残疾青少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发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残疾人终身学习中心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
(五)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体系,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保障全面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1. 搭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的机制,基于不同人群分类制定教育资助制度,使学习者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升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获得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职业课程,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加强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逐步扩大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支持学生跨机构、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并承认学分,丰富学习路径、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推动高职院校之间以课程为基础相互承认学分。拓宽学历教育渠道。鼓励驻芜高校、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学历继续教育。鼓励高职院校与高水平院校合作,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2. 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学分银行制度,建立芜湖市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和个人学习账号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为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户。探索高中后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学习者自主选课。推进各类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健全终身学习激励政策。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
3.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面向退役军人和武警官兵、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扩大群众公共学习资源,促进校内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发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支持高校开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鼓励各县(市、区)加强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设施统筹、资源共享、服务联动。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教结合。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举办不同类型的老年教育机构,扩大老年教育资源,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
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镇(街道)、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多种方式调动全民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学习型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
(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秉持立足芜湖、放眼中国、瞄准世界的高等教育理念,着眼现代化创新之城的发展定位,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努力推进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与专业建设计划,形成更加合理的高职学校专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复合型、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按照“突出特色、支撑发展、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支持驻芜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支撑芜湖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 重点推进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精准对接芜湖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不断优化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支持现有国家级、省级示范职业学校和专业争创国家、省级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重点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凝练专业方向,组建新兴专业、交叉专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设备、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群。积极支持电竞、文化、旅游、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健康、养老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深度融入长三角职业教育联盟,着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与德技并修,不断提升技能大赛的参与率和参与质量,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1 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拓展高职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机衔接、与行业企业协调育人的培养格局。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等各主体的力量,探索构建职业教育集约化、连锁化的发展模式和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运营管理模式。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与学校治理水平。
提高职业教育引领、支撑和服务能力。积极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双高计划”。重点围绕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等核心指标,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汇聚优质资源,全面提升高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
积极发挥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芜湖中心的智库作用,鼓励高职学校开展各类科研活动,重点与芜湖优势企业研发机构,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学院、创客实验室、创客空间、科技成果孵化器等协同创新平台,深度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需求,聚焦新技术、新工艺等应用型研究,不断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芜湖职业教育禀赋与优势,大力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全方位、多渠道、高成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格局,不断提升高职办学的国际影响力,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芜湖品牌”,在国际化办学中实现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
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级“双高计划”,争取成为专、本(硕)一体,具有世界影响、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支持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入选省级“双高计划”行列,进入国内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行列。支持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职业技术大学,提升芜湖民办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支持驻芜高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
积极支持驻芜高校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时,充分考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驻芜高校的发展需要,支持城市技术大学建设。通过共建高端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高端人才引进通道,共同推进大学生实习及就业工作。努力推进驻芜高校以实验室、研究所等为平台,与芜湖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创业机构等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深度合作。支持驻芜高校建设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支持驻芜高校建设市级技术市场网络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加快芜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从教,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更好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1.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工作中,形成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担当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完善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重大问题报告、惩处机制。加强师德宣传,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与高尚品德,塑造教师良好社会形象,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
2. 优化教师队伍管理
创新和规范教师配备。创新编制管理,优化编制结构。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人员紧缺学校倾斜,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学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补足配优体育、艺术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紧缺学科师资,以及劳动教育、特殊教育师资。
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制度,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入职标准。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各级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整合各类人才项目,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探索建立不同地区、学校之间人才有序流动的管理体制。
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优化教师岗位设置结构,细化层级,完善各级各类教师职称评聘和岗位管理制度,推进岗位统筹管理和动态调控,形成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适当提高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对长期在乡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双师型”教师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健全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3.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健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常态化开展市县校三级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联赛。建立培训机构开放竞争、参训教师自主选择的教师培训机制,积极引进更多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桥梁。健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机制,使专业教师普遍成为“双师型”教师。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制度,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学校内部推选、外部选派、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相结合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增强校长培训的针对性,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明确校长职责,实行任期制管理,根据任期目标开展考核评价,定期开展校长办学绩效评估,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形成学校特色与优势,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快培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教师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推动教师培训与新技术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教师新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素质,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分配办法,更好发挥绩效激励的导向作用。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特教教师的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水平,落实工资福利倾斜政策,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入特殊教育岗位。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按照有关规定对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八)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要适应信息化不断发展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1. 建成智能化校园
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组织、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全市中小学逐步建成智慧学校,支持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建成智慧校园。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更为智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推行学校网络资费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学校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
2. 建设一体化平台
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以省级教育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芜湖智慧教育应用平台为支撑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应用协同的市、县、校三级教育云服务体系。依据省级教育数据开放要求,构建规范统一、互通互联、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市级教育数据开放体系。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芜湖智慧教育应用平台,实现数据伴随式收集、信息自动化分析、资源最优化配置,为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提供支撑。
3.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对信息时代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开展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学活动。创新优质教学资源研发方式,支持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团队,开发适应不同师生需求的优质课件和学习辅助材料,实现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等,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引进智能教育助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协助学校和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探索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 创新教育服务业态
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共享。进一步优化芜湖智慧教育应用平台功能,精准推送定制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优化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教育服务业态的创新活力。
5. 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系统,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教育管理精准化和教育决策科学化。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治理方式的变革发展。
(九)打造长三角地区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服务国家、安徽和芜湖对外开放的大局,充分发挥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与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深度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务实交流与合作,丰富开放内涵,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增强芜湖教育影响力。
1. 全面提升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
构建教育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加快扩大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市学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共建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基地。培养一批“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非通用语种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等。全面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和长三角区域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全面合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教育共同体。深化与其他国家(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创造条件吸引一批世界一流高校、教育机构与驻芜高校、市属高校合作,探索创设具有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推动高职院校举办或设立若干个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支持普通高中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化特色课程,创办若干所国内领先水平的国际高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与国(境)外双向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更多学校与国(境)外优质学校建立伙伴关系,支持职业院校、中小学教师到海外研修。多渠道吸引国外优秀教师、科研人员来芜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全面提升芜湖教育的影响力
结合芜湖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打造若干以徽文化和皖南文化为主题的芜湖品牌项目,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推动徽文化、皖南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国内先进文化交流互鉴,促进跨境、跨界、跨区域、跨文化的协同创新。落实“留学安徽”项目,创新资助方式,拓展资助渠道,完善来芜留学生勤工助学和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政策,提高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水平,吸引国际优秀学生来芜留学。推动芜湖教育走出去,全面提升芜湖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强化监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府依法治教和学校依法办学水平,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机制,实现教育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 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抓好教育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工作。健全学校办学的制度支持体系,完善师生权益保护及纠纷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教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依法明确政府管理教育的权责范围,规范教育行政程序,落实教育行政权力合法有效行使。完善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教育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教育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把教育执法作为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手段之一,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扰乱教育秩序、侵害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权益的行为。加大教育普法力度,促进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的司法监督,完善政府层级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对教育执法的监督作用。
2. 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清单制度,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教育有序、健康发展。加强教育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教育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监管机制,规范监管事项,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强化督政督学和督学责任区建设,建立健全责任督学制度,建设专业化督学队伍,加强督导结果公开和使用,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加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治理统筹协调的相关要求,落实好相关部门在教育治理中的职责权限。依照国家和省级统筹安排,推动区域、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布局结构,促进市、县域内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健全教育政策性文件制定程序,实行重大教育决策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咨询、听证、风险评估、公示等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加强教育政策研究,支持驻芜高校建设若干高水平教育智库,健全教育战略咨询机制,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及政策储备。
3. 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坚持和完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属高校办学活力。完善高校法律顾问、理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度,扩大院系自主权,推动行政职员化、后勤社会化发展。
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规范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结构,依法保障校长行使管理权,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落实民办教育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民办学校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会计制度,健全民办学校风险防范、信息公开、举办者变更等机制,鼓励设立基金会依法举办民办学校,规范民办学校融资路径,保证学校办学安全。
4. 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常态化
完善社会参与教育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决策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的广度与深度。健全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与监管机制。落实公众加入督学队伍,参与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监管中。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依法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活动。开展教育舆情的常态化监测,推动将公众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育决策议程。完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价,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评价的专业水平和公信力。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参与教育教学标准制定、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工作。
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加强学校开放办学,努力形成家长、社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创新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学校议事、监督和意见反馈的制度,提升学校办学治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重教师创造发挥。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社区建立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四、实施路径
(一)落实优先发展,加强政策供给
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进一步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以提高政策质量为抓手、以增强政策有效性为突破口,制定好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加强政策供给,确保政策新、实、准,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紧密围绕国家及省、市重大战略,落实政策、用好政策、汇聚政策资源,形成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推出一批政策举措,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目标引领,注重分区施策
各县(市、区)要围绕本地发展特点,在国家、省和市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研究制定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方向、目标、路径,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引导部分县(市、区)率先发展,先行达到国内教育发达地区水平。支持部分地区实现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大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不断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步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地要对照市总体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引导预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将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分解为本地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指标,明确本地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确立实施步骤,落实到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中。
(四)坚持精准施策,注重协调推进
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抬升底部,建立重点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调控机制,统筹推动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等贫困地区配置,优先向各类困难群体倾斜,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发展、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等关键领域,优先确保义务教育,重点向学前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投入。精准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举措,加快落后地区、重点领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五)加强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要以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勇于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和智库建设,建立教育改革试验区制度,科学布局,分批分类开展教育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新的体制机制。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和试验区的创新经验,充分发挥先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建立健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体系,系统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现代化重大问题,为教育排忧解难,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性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把政治过硬、品行优良、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引导干部到贫困地区和基层教育一线建功立业。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支持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学校的重大问题,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加强教育系统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最广泛地凝聚团结起来,形成同心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深化巡察工作,把教育系统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二)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1. 提高教育投入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更加注重通过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支出责任分担方式,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2. 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按照各级各类教育办学特点,落实生均经费基本标准,执行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职业院校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收经费按一定比例划拨为绩效制度。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培养成本、学生资助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费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监督和管理,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举办者筹措办学经费的法律责任,健全退出机制。
3. 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整合优化经费使用方向,推动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发挥中央及省财政性资金导向作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向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完善适应财政体制、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完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教育收费管理制度。严格高校财务管理,建立并推广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落实教育内部审计制度。落实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落实财政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实现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落实机制
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构建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机制。构建协同规划机制,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全市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做好县(市、区)规划与全市规划的衔接,强化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协同规划与协同实施。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统筹研究解决教育现代化重大问题的机制,依靠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滚动编制阶段性实施方案,根据需要研究出台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持续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破解关键问题,补齐突出短板,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政策落到实处。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健全地方督查制度,将教育现代化推进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主动接受各级人大执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凝聚社会合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搭建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建言教育、支持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社会公众,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弘扬教育发展正能量。加强对社情舆情的分析研判,将民意及时反映到教育决策管理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
|||||